乡村振兴团队以鼓为翼 助力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19:10:00来源:【宝乐发布】
近日,长治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鼓韵薪火社乡村振兴促进团以暑期实践为契机,走进“花鼓之乡”的万荣县展开实践。青年学生化身花鼓“学徒”,深入挖掘万荣花鼓的独特魅力,用青春之力促万荣花鼓传播,以创新实践助万荣花鼓传承,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土地!
从课堂到乡野:角色转变,文脉相承
活动当天,团队成员深入万荣县南景村,与万荣花鼓国家级传承人展开深度对话。初次面对凝聚岁月痕迹的花鼓与朴实无华的传承人,队员略显生涩却满怀敬意。他们认真聆听传承人讲述花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与传承轶事,细致记录万荣花鼓的当代困境与创新方向。
“每绑一个鼓,不仅是美观,更是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团队成员在访谈中感慨道。他们在传承人的引导下,亲自尝试“打”花鼓,体验万荣花鼓的独特魅力,也从传承人坚毅的眼神和长满老茧的双手上,读懂了“坚守”二字的分量。这场从学生到万荣花鼓传习者的身份转变,不仅是青年一代对于文化根脉的追寻,更是他们主动担负起“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下去”的青春责任。
图 1 团队成员访谈万荣花鼓国家级传承人
双向滋养:访谈中的启迪与感动
对鼓韵薪火社的成员而言,这次访谈更像是一场文化与情感的双向滋养。前期,他们查阅大量资料,拟定访谈提纲,反复推敲问题,力图在有限的时间内挖掘出最深刻的内容。访谈过程中,传承人娓娓道来的一个个故事、一次次演示,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花鼓艺术在乡村生活中的活态生命力。
图 2 国家级传承人教授花鼓技艺
当听到传承人几十年如一日守护花鼓艺术的初心,甚至村民自发筹集资金,把花鼓作为村里小学特色课程时,许多成员深受触动。这种跨越代际的交流,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基因的传递、一种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它连通的不仅是过去与未来,更连结了乡土与中国、传统与现代。
以青春之力:传承新使命,赋能文化振兴
镜头记录下了团队成员从最初提问时的略显拘谨,到后期互动时的流畅深入。这场特殊访谈,是他们走出象牙塔、深入乡土中国,在实践中受教、在体验中成长的生动缩影。同学们不仅用笔和镜头记录了万荣花鼓的技艺与精神,更以青年视角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路径。
未来,长治医学院大学生团队将继续拓展实践渠道,化身“非遗宣传员”“文化志愿者”“乡村文创者”等多重角色,深入挖掘三晋大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激发青年一代的创新活力,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为乡土文化注入青春能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团队成员以访谈为桥、以学习为路,在聆听与体验中,正把文化遗产保护从宏大的理论命题,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生动实践。这场青春与传统的对话,不仅为非遗保护带来了新的关注与活力,也让乡村振兴因文化的浸润而更显深厚与温暖。期待更多青年走进乡野、走近传承人,共同绘制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交融的崭新画卷。(作者:杨亚坤)
本文来自【宝乐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