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净利连亏 邦彦技术上市近三年未分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0:19:00    

上市前净利稳步增长的邦彦技术(688132),上市后公司却出现了业绩“变脸”。4月10日,邦彦技术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净利再度亏损,出现两连亏。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明显承压的情况下,公司部分高管、核心技术人员薪酬却在2024年出现上市后新高,其中实控人、董事长祝国胜年薪突破200万元。

2024年净利再度亏损

4月10日,邦彦技术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47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3660.52万元。

据了解,邦彦技术2022年登陆A股市场,公司归属净利润在上市之前保持增长态势。但上市当年,公司净利便出现下滑,并于上市次年同比转亏。具体来看,在上市前的2020年、2021年,邦彦技术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7110.12万元、7926.84万元;而在上市后的2022年、2023年,邦彦技术实现归属净利润则分别约为4111.78万元、-5225.08万元。

业绩承压的同时,邦彦技术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表现也不理想。截至4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9.33元/股,低于发行价格28.88元/股。同时,公司最新总市值为29.43亿元,较2022年11月45.47亿元的峰值出现大幅缩水。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业绩接连走低的情况下,邦彦技术自2022年上市后尚未给公司投资者进行过分红。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因公司以前年度存在亏损待弥补,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值,公司本年度拟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祝国胜等核心高管“涨薪”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虽然邦彦技术自上市以来在业绩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但公司在支付高管薪酬方面却毫不吝啬。2024年,公司部分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水平均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其中,作为邦彦技术实控人,并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祝国胜全年税前报酬总额超过200万元。

年报显示,祝国胜2024年薪酬为214.09万元,较其2023年薪酬152.25万元同比涨超四成。与此同时,祝国胜的胞兄祝国强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其2024年薪酬为159.88万元,相较2023年的120.12万元薪酬同比涨超三成。两人薪酬均在2024年创上市以来新高。

除了祝国强、祝国胜兄弟之外,邦彦技术部分核心高管、核心技术人员也在2024年出现不同程度的涨薪。

具体来看,2024年,邦彦技术董事、副总经理胡霞,董事会秘书兼任财务总监邹家瑞,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曾崇,以及核心技术人员钟华程薪酬分别为112.51万元、85.25万元、92.91万元、58.72万元;而在2023年,上述四人薪酬分别为100.51万元、75.16万元、65.87万元、56.57万元。经计算,上述四人全年薪酬涨幅分别约为11.94%、13.42%、41.05%、3.8%。

相比之下,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中,仅吴球一人2024年出现小幅降薪。年报显示,吴球2024年薪酬为56.63万元,略低于其2023年薪酬63.04万元。

“从企业战略与管理视角看,一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转亏,却同步上调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薪酬,这种现象并非一定不合理。但如果涨薪缺乏清晰的绩效锚点,缺少对外部投资者的合理解释,必然会在资本市场造成信任摩擦。真正健康的激励机制,是短期‘有弹性’、中期‘有约束’、长期‘有共赢’的闭环,而非孤立的薪酬调整。”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谈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作为邦彦技术实控人,祝国胜的离婚事件也备受市场关注。彼时,祝国胜与张岚协议离婚,并进行了相关财产分割,祝国胜拟将其直接持有的公司4.8%股份分割至张岚名下。当次权益变动后,祝国胜直接持有20.34%公司股份,张岚直接持有4.8%公司股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祝国胜持有20.34%邦彦技术股份,其胞兄祝国强持有3.3%公司股份,张岚持有4.8%公司股份。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

据了解,邦彦技术是具备完整的特定行业许可及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民营军工企业。目前,公司已建成一个广东省级舰船信息融合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深圳市级船舶通信技术及应用工程中心,以及一个深圳市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邦彦技术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具有较强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和高性价比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7239.46万元,占销售收入比重20.87%。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邦彦技术的研发费用同比出现下滑。具体来看,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较2023年的8548.4万元同比下降15.37%。在此之前,公司2021年、2022年的研发费用分别约为5173.23万元、7571.61万元。不难看出,公司研发费用在2022年、2023年均实现稳步增长。

“研发费用的减少可能直接削弱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导致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研发投入的不足也可能延缓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长期来看,研发费用的持续下降还可能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严重威胁。”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邦彦技术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

相关文章

院士领衔!大模型如何“破局”电力安全“无人区”?
2025-04-14 21:19:00
赤峰市科技突围行动成效显著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升级
2025-04-14 20:44:00
欧盟外长:将对俄罗斯进行“极限施压”
2025-04-14 17:42:00
27.81%!隆基再次刷新单结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2025-04-14 11:18:00
上海汽车置换补贴范围扩大至外牌,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2025-04-14 1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