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哥特式起源哪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7 13:05:33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 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随后在13至15世纪期间在欧洲广泛流行。这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耸的尖塔、尖拱、肋状拱顶和飞扶壁等显著特点而著称,对后世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始于12世纪的法国,特别是在巴黎附近的法兰西岛地区。当时,法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处于鼎盛时期,教会的势力强大,城市繁荣,为新建筑风格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1140年左右,在圣但尼修道院院长苏格的倡导下,开始建造圣但尼修道院教堂,这座教堂被广泛认为是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建筑。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法国涌现出一系列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如巴黎圣母院、沙特尔大教堂、亚眠大教堂、兰斯大教堂等,这些建筑展示了早期哥特式向盛期哥特式发展的不同风格阶段。13世纪中叶以后,哥特式建筑愈发向轻盈和繁饰发展,出现了辐射式(Rayonnant)、火焰式(Flamboyant)等晚期哥特式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不仅在欧洲广泛传播,还影响了欧洲各地的建筑风格。在英国,有盛饰式(Decorated style)、垂直式(Perpendicular)等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德国,科隆大教堂被认为是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的代表作。此外,哥特式建筑也传播到意大利等其他欧洲国家,并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相关文章

22.8万欧,巴黎奥运纪念品拍卖收官,奥运火炬成最“大宗”竞品
2025-04-15 08:57:00
演员沈腾,有新身份!
2025-04-09 08:55:00
法总理:加征关税是一场“地震” 美国将首先成为受害者
2025-04-06 07:11:00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研究院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25-04-03 22:02: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2025-04-02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