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谈”记忆|赛事“轮动”环上海,百年 “骑” 缘岁月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7 21:56:00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这个周末
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激情开赛
今年,赛事成功升级为UCI2.2级别赛事
成为上海首个跻身UCI亚巡赛的
男子公路自行车赛事
本期体“谈”记忆
和小体一起来了解
自行车运动与上海的百年“骑”缘
从代步到竞技
自行车原是一种代步的工具,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项竞技运动。19世纪,俄国、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出现了自行车,1865年,一种有脚蹬的踏板、用双手扶把、车座很高的自行车出现,成为当时最新的车型,在欧洲得到了推广。此后经过不断改进,铁轮变成了打气的空心胶轮,平车创新为加重车、跑车、三轮车及儿童车,车型日臻完美并遍布世界各地。
法国《小日报》绘画报道,1896年雅典奥运会,法国运动员保罗·马松获自行车场地计时赛、争先赛10公里金牌
1896年前后,骑车比赛一度在欧洲和美国盛行,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自行车就被列为主要比赛项目之一。当时,大量的中国留学生也加入了骑车比赛的热潮之中,并在回国后,与外国在华的军人、商人和传教士一起,带动了这项运动在我国的开展。
逐步传入上海
在我国的自行车运动历史中,上海、北京、天津开骑车比赛风气之先。19世纪末,自行车传入上海,唐露园和颜惠庆、颜福庆、颜德庆三兄弟,以及牛尚州、邵雪赓、朱斯蒂、张嘉甫等许多老前辈都对此津津乐道并大力提倡。但是,当时人们都身着长袍大袖,而车座又高,骑车相当不便,能够购买自行车的人也不多,在此背景下,当时的骑车比赛都是在小范围内由这些老前辈们自发组织进行。
1897年《点石斋画报》“赛脚踏车”
1898年,高座车被淘汰,低座车流行于世,上海等地骑车的人越来越多。1902年,我国第一座能够进行自行车比赛的运动场在上海张家花园落成,日夜开放。该运动场由外国人修筑,主要是外国人在此骑车和比赛,中国人只有屠开沛、张潮堂和唐观翼等人参加,他们有时也同外国人进行比赛。
对于上海自行车运动早期的开展,唐观翼算得上是最热心的倡导者之一。民国初期,上海租界里的巡捕举行运动会,增设了自行车比赛项目。唐观翼不甘落后,于1914年发起并组织铁路员工进行自行车赛,可以说是中国自行车运动竞赛的发端。同年,以唐观翼为首发起成立了上海自行车会,此后他本人连任会长几十年之久。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五英里自由车竞技场景《东方杂志》1915年第12卷第6期刊载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十五英里自由车出发场景《进步》1915年第8卷第3期刊载
1915年,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自行车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本届比赛在虹口公园内进行,唐观翼和王正廷同为竞赛委员会委员,他们共同负责组织了这次比赛。此后不久,唐观翼又发起了骑自行车的郊游活动,并协助组织了上海市的一些比赛,同时还促成了宁波江北岸白沙地区自行车跑道的修建。而宁波这座能够进行自行车比赛的运动场,也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筹资兴建的自行车赛场。
全国相继开展
自行车运动兴起以来,不仅在上海,也在全国一些城市相继开展,北京、天津、广州、山西和华北华中各省市开展得较好,地方性比赛逐渐增多。当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一般都是业余爱好者,比赛除竞速以外,还有类似杂技表演的其他形式,如跳上、下车、车上倒立、俯身拾物及原地定车等。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这些比赛在上海较为流行,而人们的兴趣并不限于此,骑自行车旅行亦风靡一时。青年潘德明历尽艰险,费时八年,途经越南、柬埔寨、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古巴、瑞典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轰动世界的骑自行车加徒步的环球旅行。
潘德明
全面抗战爆发后,体育活动暂时停滞,直到抗战胜利后,上海的自行车运动才逐渐恢复。1947年在上海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自行车表演赛,由四名女选手组成的上海队获得接力赛冠军。当时上海的自行车运动已经蔚然成风,为了进行练习和比赛,甚至修筑了屋顶跑道。
时光流转,上海自行车运动也在岁月沉淀中不断发展,从最初的“零”起步,到一步步打破局限,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更让这项运动从少数人的爱好,变成了越来越多人参与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