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保民生!河南确保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9 13:20:00大象新闻记者 张华婧 张伟杰
2025年上半年,河南城镇新增就业71.0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7月19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同民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推进2025年下半年经济持续向上向好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河南将深入贯彻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四稳”要求,聚焦“两高四着力”,持续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防变量、优服务、兜底线,确保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千方百计稳住全省就业基本盘。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政策供给稳存量。一是抓好河南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的落细落实,促进财政、产业、金融等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发力。二是加力出台稳就业的增量政策,对相关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等,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三是全面落实稳就业存量政策,采取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方式,加快兑现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力争年底前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400亿元以上、创业担保贷款100亿元以上,激发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二)拓宽就业渠道扩增量。一是大力挖潜市场化就业岗位,落实岗位挖潜扩容方案,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消费新热点打造、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基本民生服务提供等领域,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归集企业用工岗位50万个。二是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资源,实施“三支一扶”“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等专项计划,挖掘政策性岗位20万个以上。三是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健全创业培训、服务、孵化、活动相融合的创业支持体系,挖潜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岗位20万个,进一步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
(三)突出重点群体兜底线。一是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主动与教育等部门做好信息衔接,确保7月底前完成毕业生数据移交,8月底前普遍联系服务一遍;同时,提高就业见习质量,全年募集1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组织3万名大学生开展见习,以见习促进就业;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特别是对困难毕业生,一帮到底、不漏一人。二是拓展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渠道,加大以工代赈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劳务品牌,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全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210万人以上。三是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落实贷款优惠、税收优惠和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的“两优惠三补贴”政策,全年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万人以上,兜住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
(四)强化技能培训提质量。一是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新质生产力”和“民生需求”两个领域的培训,确保全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65万人。二是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精准性,推进97家技工院校学校布局、专业结构、培育模式“三个优化调整”,加强与2000多家企业深入合作,积极推动工学一体化,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打造“产教评”相结合的技能生态体系。三是筹办好9月份将在河南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精心备赛、精心参赛,全力营造青年人才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氛围。
(五)优化就业服务促匹配。今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能力”列为10件重点民生实事之首,人社部门将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好。一是健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高校毕业生信息平台,建设全省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数智就业服务模式,并促进我省人力市场与全国统一的人力市场联通融合。二是建强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将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范围,发展嵌入式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新、改建2000个以上零工驿站和400个以上“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三是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高质量办好“就业一件事”和“个人创业一件事”,举办“金秋招聘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全年举办不少于5000场专场招聘会,实现就业服务不停歇、招聘信息不断线。最大程度地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切实发挥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