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枚印章,篆刻最诗意的医患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2:00:00当患者家属翁先生将刻有“仁心仁术”的26枚石章送到医护人员手中,当护士长杨葵花以篆书写下“保重”二字并钤上红印,这场生死之外的温暖互赠,成为医患情谊最诗意的注脚。石章上的字迹或许会随岁月模糊,但这份双向奔赴的善意,却在文化的浸润中永存。医学有时无力改写结局,却能在人性的光辉里,让每个生命都带着尊严与温暖谢幕。
“枕头要垫高15cm”
69岁的林女士在2024年8月8日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入院时乳腺癌多发转移,已至终末期。
南沙院区普外三科林颖教授、张赟建教授、邵楠副教授、单臻副教授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镇痛方案,每日进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区护士长杨葵花特别将患者调整至单人病房,并建立专用的护理记录本,详细监测每日进食量、体位角度等数据。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杨葵花护长把她的枕头垫高了些,并在记录本里特意写着“枕头要垫高15cm”,让交班的护士能清楚知道她的需求。
一次输液后,林女士感到很不舒服,杨护长一边帮她护理,一边用话语开导她转移注意力,“咱们看看窗外的云吧。”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时间仿佛停在了阳光里。
“她从不看手机不看电视,说是两个人静静呆着就好”,翁先生回忆说,“当我们并肩,好像什么都不害怕了。”
翁先生与太太在病房里的沟通“纽带”
“每天把精神寄托在刻印章上”
遗憾的是,去年10月,林女士最终因病重离世。“她生前让我给你们这些好人刻名章,留作一点念想。”翁先生在感谢信中说,妻子离世后,他“失眠更重了”,“每天把精神寄托在刻印章上”,赶在妻子辞世一个月之际完成她最后的心愿。
翁先生根据妻子遗愿,选用石料,对照值班表名单刻了26枚姓名章,每一枚章除了姓名之外,还在另一头刻了“仁心仁术”“吉祥如意”“大爱无疆”等字,另附26封手写致谢信。他在信中解释说,医护人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既是对医务人员付出的称赞,也是祝愿他们一生平安幸福、吉祥如意。
医护回赠“保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们将最珍贵的青春时光缝进患者的生命里。”翁先生还不忘嘱咐医护人员,“作为护士长要关心姑娘们的未来,这也是我太太生前的心愿。”
翁先生还特别“表扬”邵楠医生,“我太太虽然不是你的病号,但是你每天巡视她许多次”,“如果让她早认识楠哥,或许不至于这么早走……”
“大家都感动哭了。”接过翁先生的印章和感谢信那一刻,照顾过林女士的医务人员久久不能释怀。
杨葵花护长用篆书写了大大的“保重”两个字,同时将翁先生刻的印章盖在上面,装裱好回赠翁先生。“希望患者、家属、医护,都能收到这份美好祝福。”杨葵花护长说。
医学或许无法改写生死的剧本,但人性的温度总能在最黯淡的时刻点燃微光。当护士长用红笔标注"15cm"的高度时,当翁先生以刀锋丈量思念的厚度时,生命的尽头不再是冷硬的终点,而是被爱与尊严温柔包裹的谢幕。那些被阳光照亮的云影、被石章封存的祈愿,终将成为医患间最动人的注脚。
文|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潘曼琪 章智琦图|由医院提供
编辑: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