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抢抓农时 科技助农解锁春耕“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0:09:00    

央广网北京4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清明时节,多地春耕有序进行,智能化育秧、全程机械化插秧……各类新技术、新农具大展身手,助力丰产丰收。

眼下,安徽省早稻、再生稻全面进入育秧阶段,苗情整体长势好于去年。在合肥庐江县南圩村的一个工厂化水稻育秧基地,通过恒温催芽室和自动播种线,工厂化育秧将出苗时间缩短至20天左右。

水稻育秧基地负责人余小俊:目前我们有两条智能化育秧流水线,每天可生产秧盘22000盘左右,可供600亩至900亩大田机插。

在位于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高桥村的一处水稻种植基地,插秧机与旋耕机在水田里穿梭作业,一株株嫩绿的秧苗被整齐地插入田中。水稻种植户钟德恒说,今年他在乡村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采用水稻“增密增穗”技术种植,将秧苗行距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还节省了30%的秧苗用量。

钟德恒:平均一台插秧机8分钟至10分钟就能完成一亩,预计今年第一季的总产量在280吨左右,4月上旬完成全部插秧。

乡村科技特派员何海群介绍,采用“增密增穗”种植技术后,每亩产量有望增加40千克。

何海群:全部环节采用农机育秧、插秧、收割等机械化操作技术,节约成本在200元左右。

目前,湖南的早稻插秧工作已全面展开。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的一家农业合作社,8台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把一排排整齐的秧苗栽插到高标准农田中。今年,这个合作社流转了15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双季稻,还提供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村集体组织等代耕代种农田8000多亩。

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广:今年我们新采购了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衡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俊:为确保春耕生产,我们的农业技术指导组下沉到各个乡镇,指导种植户合理密植、增穗、提单产,确保粮食安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抢抓农时 科技助农解锁春耕“密码”
2025-04-06 10:09:00
平江县瓮江镇:全力推动早稻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2025-04-04 14:56:00
土地开荒多少钱
2025-01-18 23:51:29
哪里租田
2025-01-16 17:37:41
水田什么部门管理
2025-01-11 0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