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向发力!重庆“十四五”重大基建让民生福祉更可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7:18:00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袁尧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 李一鸣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十四五”期间,重庆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袁尧作相关解答。

袁尧表示,“十四五”时期,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成效明显、成绩亮眼。具体如下:

第一方面交通领域。这五年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铁路路网密度位居西部第1,枢纽机场旅客运输量居全国前列,实现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可达,主城都市区1小时可达。

航空方面,江北机场国内航线网络不断优化,国内通航城市达到147个、航线239条;国际(地区)通航国家36个、通航城市84个、航线117条。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建成投用后,航空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通过航空方式到重庆的海外旅游人数明显增长,上半年查验出入境外国旅客3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近140%,占出入境旅客总量的三成。

铁路方面,“十四五”末,全市铁路运营里程可达到3130公里,其中高铁达到1356公里,较2020年分别新增了759公里和419公里。比如中心城区至黔江高铁通车后,从中心城区到黔江直达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减至1小时。“米字型”高铁网加速形成,在建的成渝中线、渝万等高铁,是近年来建设规模最大的时期,将极大带动沿线发展,造福更多的百姓。

轨道方面,“十四五”是我市轨道交通丰收期,运营规模由“十三五”末的9条、344公里,增至14条、582公里,稳居全国第7。比如9号线一期,从沙坪坝高滩岩到渝北兴科大道,串起了沙坪坝、观音桥等核心商圈和人口密集区。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新增了独具山城特色的打卡点,比如“单轨穿楼”“开往春天的列车”“云海列车”等美景享誉国内外。

第二方面能源领域。五年来,重庆加速构建市内“双环两射”坚强电网,建成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电网项目,推动我市进入特高压时代,市内电力供应由“短缺”向“充分”转变。建成重庆电厂环保迁建等电源项目,“十四五”末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405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55%以上。加快建设川渝千亿方天然气生产基地,页岩气产量连续12年保持正增长,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天然气管道“县县通”。

第三方面水利领域。这五年重庆围绕农村供水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重庆水网建设,让大家用水更放心、生活更安心。实施中小型水库147座,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567处,新建中型灌区6个,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48个,新增水库总库容6.9亿立方米。比如即将建成的国家“十四五”重大项目——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重庆水利领域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项目,覆盖沙坪坝、九龙坡等11个区,年供水量超10亿立方米,惠及近千万人。

相关文章

多向发力!重庆“十四五”重大基建让民生福祉更可感
2025-08-29 17:18:00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联世界 湾畔绘宏图
2025-08-17 07:09:00
中经评论:“软硬兼施”培育脑机接口产业
2025-08-15 07:24:00
更方便!西安市新增97处挂牌点→
2025-08-13 10:03:00
历史性突破:中央财经大学教师首次在《自然》杂志发文
2025-08-12 1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