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院士领衔!大模型如何“破局”电力安全“无人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1:19:00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周翼

2025年4月11日至12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电力人工智能大模型学术论坛在成都召开。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专家,围绕大模型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交流,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以及各电网公司、高校、科研院所等200余人参会。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正经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为这一过程注入了全新的动能。”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梅在论坛现场提到。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在重塑电力全链条的智能化范式,成为破解“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复杂性难题的关键技术路径。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同样强调:“我们要深入挖掘大模型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潜力,在算法优化、场景落地、标准制定等方面勇闯‘无人区’,共同破解行业痛点,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

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线上分享了《智能机器人:从概念到产业》的主旨报告。“做科学研究不仅要发表高水平研究型论文,更应该锚定工程实际,凝练科学问题,致力于做‘有用’的研究。”他指出,高端制造业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报告从“机器人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前沿智能机器设备的技术特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机器人发展的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梳理总结了机器人向智能机器人演进过程中的10大里程碑事件。

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力系统的安全可信应用”重大科研难题启动暨联合攻关团队启动仪式,攻关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领衔指导。郭剑波院士表示:“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与电力行业深度融合将会带来无尽可能,希望青年人才要勇于探索科学未知世界,推动技术赋能行业发展,学会多学科融合与团队协作,让自己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国家改善能源结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相关文章

上海造外骨骼机器人1万元起!订单很多,正加紧研发轻量化民用产品
2025-04-16 08:04:00
川企大调研·有π论⑥丨精选赛道,在“红海”中找到“蓝海”
2025-04-15 20:40:00
智汇钱塘 水润未来|中国水协2025年会暨40周年庆典在杭启幕 共绘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04-15 18:43:00
新川博物馆今年底开建 将打造为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25-04-15 16:51:00
国际金奖!祝贺中国科大
2025-04-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