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批次酱油查出黄曲霉素?提醒:这3种酱油别再吃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21:00    

最近,酱油又陷入了食品安全风波,搞得大家人心惶惶。消费者报道杂志送检了 13 款号称 “零添加” 的酱油,结果令人吃惊:12 款检出了致癌物镉,7 款检出了总砷。这消息一传出,瞬间在网上炸开了锅,毕竟酱油是家家户户厨房必备的调味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谁能想到天天吃的酱油竟可能暗藏危机。

“零添加” 酱油被检出致癌物

这次被曝光的酱油里,千禾味业的 “御藏本酿 380 天” 酱油格外引人关注。千禾可是最早打出 “零添加” 旗号的酱油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它一直是健康酱油的代表。可这次检测中,这款酱油镉含量达到了 0.0110mg/kg,在送检产品里排名第一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表示震惊和愤怒。有人说一直信任千禾的 “零添加”,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还有人觉得自己被 “零添加” 的概念忽悠了,花了高价买的酱油,居然也不安全。

镉,听着陌生,实则危害极大。它是一种人体不需要的有毒元素,不仅可能致癌,还会造成基因突变。可怕的是,镉在人体内存留时间极长,生物半衰期长达 10 到 30 年。就算停止摄入,大部分镉仍会留在体内,慢慢侵蚀健康,慢性镉中毒往往要 20 到 30 年后才会显现症状 。而砷,大家可能更熟悉,它的化合物三氧化二砷就是俗称的 “砒霜”,常被用于杀虫、杀菌、除草。虽说此次抽检的酱油中,重金属含量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毕竟酱油是每天都要吃的,长期积累下来,谁也不敢保证这些重金属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零添加” 是营销噱头?

千禾味业在面对质疑时回应称,酱油中的微量 “镉” 来自原料,且所用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关于 “千禾 0” 商标,千禾强调这是零添加产品的标识,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回顾千禾的发展历程,2007 年就推出了 “零添加” 产品,2018 年申请 “千禾零添加”“千禾零添佳” 商标被驳回,2020 年成功注册 “千禾 0” 商标。从产品包装看,“千禾 0” 的 “0” 字格外醒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零添加”。不少消费者觉得,千禾这是故意利用商标误导大家,让消费者以为 “千禾 0” 就等于 “零添加”。

事实上,“零添加” 概念在食品行业一直备受争议。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教授曾公开表示,在现代食品工业中,要做到完全 “零添加” 几乎不可能。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各种添加剂和配料,所谓的 “零添加” 更像是个营销手段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以目前的食品工业水平,完全 “零添加” 不现实,而且很多品牌借 “零添加” 提升产品价格,导致价格虚高。

2020 年 7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食品标识不能标注 “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 等字样来强调不含有或未使用某种物质 。这一规定,也从侧面反映出 “零添加” 概念存在的问题。在这次酱油风波中,“零添加” 概念的虚假性更是暴露无遗。消费者本以为 “零添加” 酱油更健康、安全,却没想到还是躲不过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酱油致癌风波早有先例

这不是酱油第一次陷入致癌风波。早在 2016 年,香港消费者协会对 40 款酱油进行检验,发现 11 款产品含有可能致癌物 4 - 甲基咪唑 。酱油颜色越深,4 - 甲基咪唑含量越高,而这一物质来自酱油调色用的焦糖色素。不过,当时专家解释,虽然 4 - 甲基咪唑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 2B 类致癌物,但在酱油中的含量极低,正常食用不会致癌,因为我国对酱油中 4 - 甲基咪唑的含量有严格限制,不得超过 200mg/kg 。

这次 “零添加” 酱油检出重金属致癌物,又让酱油的安全性成为焦点。尽管目前抽检的酱油重金属含量未超标,但长期食用含有重金属的酱油,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像镉这种在人体中难以排出的物质,日积月累,很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增加患癌风险。

如何挑选安全酱油?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酱油,消费者该如何挑选,才能保证安全健康呢?这里有几个小窍门。首先,看配料表 。优质酱油的配料简单,一般只有水、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食盐。如果配料表中添加剂众多,甚至有一些看不懂的化学名称,那就要谨慎购买了。其次,关注酿造工艺 。酱油酿造工艺主要有高盐稀态发酵和低盐固态发酵。高盐稀态发酵时间长,一般 3 到 6 个月,这样酿造出的酱油风味和品质更好;低盐固态发酵时间短,15 到 45 天,相对来说品质稍逊一筹。所以,尽量选择标注 “高盐稀态” 的酱油。

再者,注意酱油的质量等级 。根据国家标准,酱油按氨基酸态氮含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质量越好,鲜味也更浓郁。另外,不要只图便宜 。价格过低的酱油,很可能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上偷工减料,存在安全隐患。最后,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比如大型超市、正规电商平台,这些渠道的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能减少买到劣质酱油的风险。

此次 “零添加” 酱油检出致癌物事件,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不能盲目相信商家的宣传,无论是 “零添加” 还是其他概念,都要保持理性,仔细甄别。毕竟,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挑选酱油时,多留个心眼,遵循上述挑选方法,才能让家人吃得放心、安心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多批次酱油查出黄曲霉素?提醒:这3种酱油别再吃了!
2025-04-02 09:21:00
理发店3度转手割韭菜20余万后关门 40余人一起告理发店要回损失
2025-04-02 08:23:00
国家出手整顿食品标签,“零添加”时代结束
2025-03-31 18:10:00
培育健康消费新增长点
2025-03-21 07:30:00
“零添加”是智商税吗?如何挑选一款安全的酱油?一文了解→
2025-03-21 06: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