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字怎么读?了解一下古城舂陵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4 09:22:09先说两个个小故事
公元前217年前,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兵50万,分五路南征,遭到岭南越族及南蛮子的顽强抵抗,长期相持不下。为保证军需给养,秦军修建攀越五岭的新道,也叫“峤道”。峤道的关隘和尽头,便修筑简易的城堡。共中“一路守九嶷之塞”,也是史称“始皇屯兵之处”的舂陵,至少10万大军。《史记·淮阴侯列传》:“兵法在倍上陵,前左水泽。”《云梦秦简释文·司空》:“在旦舂米赤衣。”想一想,需要多少民工为之修筑工事,多少女奴为之舂米洗衣?昔时舂陵,军营遍野,舂女满山,何等的壮观!或许,那城堡便为日后舂陵侯的故邸,自然有了东、西“舂陵水”的称谓。
1968年4月,毛泽东回湖南,华国锋汇报欧阳海灌区建设时,也把“舂陵”说成“春陵”。毛泽东一时没弄明白,华国锋还在纸上写了“春陵水”三个字。毛泽东笑了笑说:舂陵的“舂”,不是春,而是“舂”。随即讲起舂陵故事及源流,是“后人为了纪念一直为百姓做好事的舂陵候。”伟人毛泽东擅长借古鉴今,本意在教育干部多做好事。事实上,总是先有地名,才有河流名,再有地方官名。
据载:“秦始皇24年(前223年),据其境内舂溪取名,设舂陵,是为建县之始。”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地图,明确标识了舂陵,区域为今宁远县北部,范围包括新田县大部及双牌阳明山一带。帛书地图主人利豨是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去世的,从地图绘制的时间看,舂陵作为行政区划名,至少在秦汉或春秋战国之前。那么,“舂溪”又是为何而名?
舂,《说文解字》:“舂,捣粟也。”到商周时期,舂,是对女奴的一种称谓,强迫女奴舂米洗衣。《周礼·秋官·司后》:“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槀。”陵,本意是大土山,《诗·小雅·天保》:“如岡如陵。”。将帝王之冢称“陵”,那是汉代以后的事,如九嶷山舜帝陵的汉碑上,刻的是“墓”。舂陵应释为舂女们聚集的土山,顺山之流自然称为“舂溪”。也有学者认为,阳明山支脉的洛阳山,其形如覆置的石臼或木臼,故曰舂陵。这可以解释西舂水,但不好解释东舂水。东舂水源自石家洞,其源流地与西舂水源流相隔较远,两条河至宁远礼仕湾汇合后称“仁水”,并注入仁和坝水库,是潇水的重要支流。
《辞海》“舂陵”条目称:“古县名……汉光武的高袓刘买封舂陵侯于此。”毛泽东当年还讲到:“刘秀,在西汉王朝业已崩溃,王莽篡位之后,纠集七八千舂陵子弟,奋起抗争,建立了东汉王朝。”舂陵的古远和名气,由此可见,真正的“光武发祥之地”。
话说回来舂陵此地在历史上也是有纪录的如元结的代表作之一
《舂陵行》
此诗当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广德元年(763年),元结受任道州刺史,次年五月来到任所。安史之乱平定后,统治集团更加残酷地剥削人民,在岭南激起了被称为“西原蛮”的少数民族的反抗,道州被占领。道州原有四万多户人家,几经兵荒马乱,剩下的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人民困苦不堪,而官府的横征暴敛却有增无减。元结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上书为民请命,并在任所修建民舍、提供耕地、免减徭役。元结写下此诗。在这种人民灾难重重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下,元结有感而写了《舂陵行》
下面请各位品读
《舂陵行》
作者:元结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清嘉庆年间清代纪昀,字晓岚(1724-1805),著名文学家,《北莲花桥记》中有提到:“余惟地隔数千里,足迹所未经,宦游有不及,何以及记友人曰:宁邑之北为舂陵旧城,距桥十里许,舂陵侯墓犹存。”
北莲花桥座落于宁远县北舂陵故城,距舂陵侯墓十里许。舂陵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北30公里的柏家坪镇。故城城墙东西长160多米,南北宽130多米,厚4米。原城池已辟为农田,但四周仍有2-3米高的城墙,城周还有铸钱、吊马、观山寺、响鼓等遗址。此序记叙了北莲花桥修建的来龙去脉,其意在表彰修桥者的义举,赞扬其好善乐施、急公好义的美德。
而今舂陵其名渐渐淡出,而今取而代之的称为是宁远县,一个惬意的名字我们可以遐想,承继了舂陵的故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偏安一隅却又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