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立案执行是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15:31:24    

立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执行申请后,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进行审查,确认其符合执行条件后,决定启动执行程序并进行登记立案的行为。这一程序标志着执行程序的正式开始,法院将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确保法律文书得到履行。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执行对象:

执行程序针对的是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当事人。

执行程序:

一旦立案,法院将通知被执行人报告财产状况,并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如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以保障执行到位。

执行措施:

法院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冻结银行账户、查封不动产、扣押和拍卖财产等措施,以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目的:

执行立案的目的是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权益,确保法律文书得到实际执行。

相关文章

睢县、柘城、夏邑、永城、宁陵法院曝光失信被执行人
2025-04-09 21:14:00
曝光台2025-10|他们是被执行人,与其交往请谨慎
2025-04-09 02:39:00
闲置手机怎么回收?“国家队”出手了!点这个小程序
2025-04-08 08:04:00
武汉经开法院:执行案款“码上缴”,好用!
2025-03-31 17:14:00
速裁多少天生效
2025-01-19 0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