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和巡按的区别 --- 明代巡按制度浅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6 08:07:36巡抚作为一个明确的官职是清朝才有的事情,然而作为一种任务派遣在明朝就已颇为广泛。也正是自明朝中后期开始巡抚在地方任职时间越来越长,参与地方事务越来越深入,逐渐从中央派遣官固化为了地方官。
而本文所要提及的对象并不是巡抚,而是巡按御史。他们品级仅有正七品,与巡抚官有着极大的区别,但是却拥有与巡抚相当的权力。这是为何呢?
对于总督巡抚类官,《大明会典》中已经详细介绍了它的执掌:
国初、遣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巡抚各处地方。事毕復命、或即停遣。初名巡抚。或名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又文移往来、亦多窒碍。定為都御史巡抚。兼军务者、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管粮餉者、加总督兼理。他如整飭边备、提督边关、及抚治流民、总理河道等项。皆因事特设。今具列焉。其边境以尚书、侍郎、任总督军务者。皆兼都御史、以便行事。
明初的巡抚是一个非常临时的外派职务,皇帝委派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出外巡抚地方,完事后可回京复命。
考虑到巡抚的事务很繁杂,需要的权限也比较多,因此后来统一给巡抚一个都御史的官衔。因为御史隶属于都察院,都察院正是负责监察百官、复核疑难案件的。有了这样的监察权力,巡抚自然可以凌驾于地方官之上。甚至很多巡抚的品级还会低于地方官的品级,比如明末的卢象升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的时候,湖广布政使的品级是从二品,而右副都御史仅是正三品,但是这不影响卢象升对湖广地区军务、粮饷的直接管理。
巡抚来到地方因具体分管事务的不同又会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提督、赞理、总督兼理等。
由于明代的巡抚仍然不是一个固定的官职,因此它的品级需要通过巡抚本人所挂靠的官职来决定,最低也是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
相对的,巡按御史,正七品,虽然是都察院属官,但它不像巡抚那样有重大的事务委派。巡按御史从一开始就作为京外的监察力量,与在京城负责监察京官的监察御史,共同构建了都察院的监察体系。
国初、监察御史、及按察司分巡官、巡歷所属各府州县、頡頏行事。洪武中、详定职掌。正统间、又推广申明、著為宪纲、及宪体。相见礼仪、事例甚备。迨后按察司官、听御史举劾、而御史始专行出巡之事、今具列焉。
本来地方的按察司和巡按御史一样,拥有相同的权力,都是通过巡查省下面的各府县来考核各级地方官员。后来按察司官像其他地方官一样接受御史的监督,使得巡按御史权力独重。
理论上说巡按御史也是监察御史,因为它是从都察院的一百多名监察御史中抽派出去的,一般出外巡查一年回京复命。而且根据具体外派处理的事务不同又有巡盐御史、巡漕御史、巡按御史等。由于戏说的关系,八府巡按这个词总是代表影视剧中公正廉明的角色而被人熟知,不过本文将出巡的监察御史都称为巡按御史。
明代中期以降,边境军事压力逐渐变大,内地局部地区也时有流民起义、土官造反等战事。然而在地方上,布政使主财政,按察使主刑名,都指挥使主兵事。权力的分散在应对紧急事件时效率低下,使得朝廷不得不因急而委派巡抚总理与战争相关的一切事宜。
从这个角度来讲,巡抚是重要的,他们的权力明显高于布政使等地方官员。因此在铨选巡抚时有专门的推举制度,《明史 · 选举志》中提到:
凡升迁,必满考。若员缺应补不待满者,曰推升。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由廷推或奉特旨。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廷推。太常卿以下,部推。通、参以下吏部于弘政门会选。詹事由内阁,各衙门由各掌印。在外官,惟督、抚廷推,九卿共之,吏部主之。
外官中只有督抚级别的,才能由九卿(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廷推产生,规模可比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的铨选,可见朝廷对此的重视。也能看出虽然巡抚挂靠了都察院的都御史衔,实际上他们并不归都察院管理,在京他们可以直达皇帝,在外又能总制一方。
巡按御史作为普通的都察院属官,它的铨选制度就没有如此复杂了。一般是吏部会同都察院从合适的候选者中进行考选。当然,并不是所有进士或者官员都可以考选御史:
成化十年令、御史缺。选进士年三十以上者、问刑半年、考试除授。博士、行人、推官、知县、兼选。仍试职。
......
万历二年令、各部员外郎、不准改授御史
理论上,能够成为御史的,需要满足好几个条件:
理论上来说,巡抚巡按都挂都察院职,虽然一个是虚挂,另一个是实授。但是从前面铨选制度的区别可以看出,前者的受重视程度远超过后者,而且巡抚最低也是正四品的佥都御史,比正七品的巡按御史整整高了六级。那么,真的在地方,巡抚就可以事事力压巡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凡徭役、里甲、钱粮、驛传、仓廩、城池、堡隘、兵马、军餉。及审编大户粮长、民壮快手等项、地方之事、俱听巡抚处置。都布按三司、将处置缘由、备呈巡按知会。巡按御史出巡、据其已行之事、查考得失、纠正姦弊。不必另出已见、多立法例。其文科、武举、处决重辟、审录冤刑、参拨吏农、纪验功赏、係御史独专者、巡抚亦不得干预
理论上巡抚主兵马钱粮,巡按主刑名科举,他们各有所专,不相统属。其中巡抚专责事务相对更繁琐些,而巡按督管的科举则是一省最重要的事务。而且:
凡抚按、遇有地方大事、皆会同而行。如常行事务、与委署印信、止以文书先到者為主。奉行官吏、不必观望两请。
可见对于地方大事,两人都必须在场,说明至少巡按有同等知情权。
成化年间陆容的《菽园杂记》中记录了一则故事,南直隶巡抚翻了清军御史审定的案子:
天顺三年,南直隶清理军伍御史郭观、持法颇刻。昆山县有一人诬首者,至连坐二十四人充军,予家时为里正,亦在遣中。将欲伸冤于巡抚以,闻太仓查用纯娴习吏学,与谋之,查云:“巡抚与御史各领敕书行事,诉之无益。”又谋之昆城高以平氏,高云:“诉之可也。”或以查语质之,高云:“此非有识之言也。在京刑部、都察院狱情,必大理寺评允无碍,才敢决断。御史在外行事,旁若无人。刑狱苟有冤抑,伸理平反,非巡抚而谁?诉之有益。”于是往诉,都宪崔公果为平反之,二十四人皆复为民。谚云:“事要好,问三老。”信然。
案子是这样的,清军御史郭观误将二十四个无辜人员判为充军,而陆容的家人正在其中。陆容想向南直隶巡抚伸冤,却不知道巡抚到底能不能管巡按的事。于是请教查用纯,查认为抚按官各司其职,恐怕不能。后来咨询高以平,高觉得京城行部和都察院的案子都需要大理寺进行复核,现在御史在外做事毫无约束,要是有冤假错案,当然要去找巡抚了。陆容听了高的话,果然为家人平了反。他还感叹老话说的对:事要好,问三老。
事实上,从《大明会典》中的执掌来看,查用纯的话是有道理的,郭观被委派来清军,自然全权负责此事。如若郭的判决有问题,陆容进京向都察院(郭观的直属部门)是最合理的做法,去大理寺申请复核也是可行的。而南直隶巡抚仅仅挂了右副都御史的虚衔,并不是真的都察院堂官,这里陆容只是恰好碰上了人比较好的巡抚崔恭才得以提前翻案。
不过在抚按官相见的礼节上,由于品级上的差距,仍以巡抚为尊:
凡巡按御史在外接待巡抚、不论副都僉都、其坐旁坐。其班后列。不逊者、回道之日、考以不諳宪体、奏请降调。
汉武帝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指派直指使者衣绣衣、仗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
有明一代,进士们极为尊崇翰林、吏部、科、道这四衙门。翰林官有储相之称,未来可以入阁拜相;吏部掌握官员升迁贬黜,关系到所有人的仕途;科道官品级虽低,却可监督当朝所有官员,内阁六部一应决定,都有资格查看封驳。
巡按作为御史官的外派职务,从御史中精心挑选,在外代天子巡狩,唯我独尊。起初在地方还与按察使司同享监察权,后来更是直接考察按察使司,从而将所有地方官僚体系纳入考察对象。甚至从明中期开始,巡按的权力触角就伸到了巡抚的头上,《明史》中有多例巡按弹劾巡抚导致巡抚受到处分的例子:
(景泰初年,盛昶)尝按广东,劾巡抚侍郎揭稽不职,稽坐左迁。
这一现象从巡抚方面来解释,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从巡按御史本身来看:
难怪陈子龙等人编纂的《皇明经世文编》里会这样形容万历以来的抚按关系:
神庙以来,巡按执奏,大抵抚臣见屈,按臣见伸,故属吏之畏按臣甚于抚臣。
可见其位虽低,权却重。
抚按二元制是明代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巡抚从临时派遣逐渐永驻地方,巡按维持了京官外派事毕而回的准则。
前期巡抚是为了解决地方事权不统一应对战事不力的情况,得以总理地方而位高权重,可以称得上是封疆一方。后期巡按日益受到重视,也可能是巡抚权力过大对中央造成了困扰,从而采取的应对行措施。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是贯穿于中国历史始终的难题,历代中央派遣官都会逐渐演化为地方官,如汉刺史,清督抚。而明代创立的巡按制度几乎打破了这个魔咒。中央通过巡按的眼睛,了解了各下辖府县的实际情况,不致被督抚蒙蔽。相反的,清顺治十八年,废除了沿自明代的巡按制度,地方权力制衡的架构被打破,督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其权力扩张的同时,监督制度严重缺失,只能通过密折制度这样的间谍手法来管控地方了。